近日,全国大范围遭遇强降雪,安徽是这次遭受降雪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安徽自2008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积雪最深的一次降雪。受大雪影响,合肥多处公交车站台倒塌,造成1人不幸身亡20多人受伤。1月5日,合肥市政府通报已经成立调查组,将会尽快查明事故。
媒体在报道合肥多处公交车站台被大雪压垮时用了这样一个词:属于个案。是的,的确属于个案,因为很多地方在这几天都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有的地方的雪比合肥还大不少,而公交站台被压垮的还只发生了合肥这个南方城市。正是如此,人们才会感到惊讶和困惑:怎么一场雪就把多处公交站台压垮了?真的是雪太大,还是公交站台存在设计缺陷,还是“豆腐渣”工程?
业内专家说,“国家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这是一个国家标准,针对合肥这个地区规定荷载是0.6,就是每平米可以承受60公斤。”而合肥当天的雪虽有8厘米厚,但对于面积约78平米的公交站台来说,积雪的总重量大约才78*8=624公斤,显然与“国家标准”所称的承载重量相处甚远,几乎就是毛毛雨。
一场雪就压垮了多处
公交站台,雪是外因,但就将设计、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曝露了出来,值得警醒和反省、反思。
南方城市遭遇大雪天气的时候比较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必须有防范大雪天气的准备。“国家标准”之所以要规定每平米承载60公斤的重量,只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的。在设计中,设计方是否按“国家标准”设计了不得而知。而这,对于其他南方城市,在设计公交站台时就提了个醒,必须要严肃考虑公交站台的承载重量——必须按“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另外,对已经建起来投入使用的公交站台,如果存在合肥类似问题的,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加固、整改,避免再发生类似事故。
合肥的这次公交站台垮塌事故与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只怕是需要查一查的。当时该项目核算是1500万,而安徽创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当年5月6日是以711.58万余元中标。不到核算金额的一半。况且公司还要赚钱,这工程质量能够保证得了吗?那招标单位最后是如何通过质量验收的,只怕也是公众非常关注的。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公交站台虽然不是什么“百年大计”的大工程、大项目,但它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那也是马虎不得的。